当引擎的轰鸣声穿透城市喧嚣益配资,一队摩托车从街角驶过时,总能让人驻足回望。这些融合了金属质感与岁月沉淀的机械艺术品,既非简单的交通工具,也不完全是怀旧符号,而是在经典与潮流的碰撞中,编织出独特的时代叙事。
摩托车本身就是机械美学的绝佳诠释。从哈雷的镀铬狂野到宝马的碳纤维未来,每一辆摩托车都是技术与人文的交响曲,凝结着机械与艺术的共振。它不仅在道路上驰骋,更在艺术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艺术家们利用摩托车进行各种艺术创作,多元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造就了一系列视觉上令人惊叹的作品,引起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文化和社会探讨。
本期艺·译“我是骑士/Road King”主题文献推荐,我们将跟随阅读爱好者Michelle Wu的译文,深入探索摩托车文化的深层内涵,感受速度与激情的艺术表达。
推荐文献
展开剩余92%The Motorcycle: Desire, Art, Design
书名:《摩托车:欲望、艺术与设计》
作者:Charles M Falco
出版社:Phaidon Press
馆藏地: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文学艺术阅览区
The Motorcycle: Desire, Art, Design是一本深入探讨摩托车设计、历史与文化的书籍,通过展示从19世纪末到现今以及未来技术创新的100个杰出的摩托车设计案例,为读者提供了关于摩托车设计演变的全面视角。
摩托车在美学和技术方面不断的推陈出新,以及它在电影、时尚、体育、广告和技术等多个领域的影响,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象征。围绕自由、叛逆、多元的摩托文化,本书记录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演变时刻,同时,这本权威著作所呈现的精美插图和档案材料,不仅展现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演变,还探讨了其作为设计和艺术创作的价值。
推荐者Michelle Wu选择翻译的篇章为:第5章 Art(P92—113),着力呈现摩托车在广告、设计、彩绘等领域的艺术创作。就让我们跟随这丰盛的内容,开启一段沉浸式的摩托美学之旅吧。
译者简介
Michelle Wu,爱好壁球、户外/休闲骑行、旅游、脱口秀、音乐。
翻译感悟
这篇译文虽然篇幅不长,但让我充分感受到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摩托车的演变,比如设计的多样性和性能的提升。人类对速度与激情的追求使摩托骑行逐渐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摩托车也成为街道上的“拉风”潮货。
译文摘选
以下译文由志愿者翻译,如有错漏之处,欢迎各位读者指正交流。
20世纪从一开始就迎来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创新。仅在头十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福特T型车问世,赖特兄弟首次试飞成功,柴油动力船舶和潜艇完成首次下水。世界渴望运动,渴望力量,渴望速度。速度这一概念自古就已存在,但人类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旅行而不会死亡的想法则完全是20世纪的产物。
这一点在摩托车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摩托车主要的制造商在大西洋两岸涌现——皇家恩菲尔德、凯旋、哈雷·戴维森、印第安,而法国对摩托车的需求已经促使其发展到了一个兴起的行业。骑手们可以体验前所未有的速度与惊险。人车合一,骑手与摩托车在以极端的角度倾斜时,还要控制车速。这种全新的体验令人兴奋不已,颠覆了人们以往的认知。它吸引了年轻、时尚、有见识的创意人士,还有严肃的艺术家们,他们本就认为这些出现在城市天空和街道上的新事物是值得鼓励的。
这也引发了未来主义运动——将机器视为现代文明的象征,拥抱机器时代的速度、惊险和兴奋。诗人F·T·马里内蒂在1909年曾表明: “世界的辉煌已经由一种新的美所丰富:那就是速度之美。一辆咆哮的汽车,它似乎是在弹片上行驶,比萨摩拉的胜利【一尊著名的胜利女神雕塑,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还要美丽。” 马里内蒂的话告诉我们一切:速度之美!咆哮吧!
汽车、火车、飞机和摩托车是现代化进步的象征,是未来主义艺术家的作品主题,比如贾科莫·巴拉,翁贝托·博乔尼、费洛·潘纳吉和马里奥·西罗尼。曲线、断裂的形态和棱角分明的色彩展示了一个激进的、欣欣向荣的进步世界。未来主义艺术和商业广告之间相互影响。有时这种融合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未来主义艺术家Fortunato Depero重绘了他为比安奇摩托车设计的广告设计,创作了1932年的油画《II Moto cic list a》。而其他时候,广告商只是借用大胆的未来主义美学,为汽车和摩托车这种新颖、性感且危险的技术做推广活动,让其赋予了艺术的光彩。
▲ 法裔美籍平面设计师乔·布里奇(让·巴雷斯)在1929年这张经典海报上描绘了瑞士摩托车飞行的画面。飞行是装饰艺术和设计中反复出现的形象。
▲ 上图:这辆1928年哈雷·戴维森“Bobber”车型的油箱上,抽象而多彩的设计与20世纪中期的华丽“Chopper”车型艺术相一致。
▲ 下图:生产艺术指导比“街头”艺术更保守益配资,但仍然时尚优雅,1928年印第安401型坦克便是这样。
▲ 这张1952年的德国著名费尔德贝格赛道海报体现了战后德国精神。
用图像展现摩托车充满活力和刺激的表现方式在20世纪后半叶持续存在。但在此过程中也发生了转变。在新兴的1950年代,随着两次世界大战被载入史册,新的繁荣催生出新兴的中产阶级,平面设计师们也调整了审美风格,不再强调速度和危险,而是转变为更安全、更易于被社会接受的风格。1962年,本田推出了著名的广告宣传语:“你会在本田遇到最友善的人”。在广告中,人们骑着本田摩托车,载着宠物、购物袋、冲浪板和孩子们,一片温馨。自此本田摩托车开始在美国受到非常热烈的欢迎,连圣诞老人也出现在广告中骑着摩托车。这个历史性的广告改变了当时摩托车的营销方式,特别是在美国。它改变了摩托车对顾客的意义,也改变了周围人对摩托车的看法。当然,这些美好时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摩托车广告变得再次性感起来,暗示着速度和危险。
▲ 本田(Honda)在20世纪60年代向美国郊区用户推销的广告可能是最有影响力的广告。
“你会在本田车上遇见最友善的人”
流行艺术在美国和英国扎根,与此同时,美国人正搬到郊区,用新累积的财富推动消费主义。这些艺术家汲取大众文化的语言。广告、名人形象、报纸剪报、标识,所有这些都是人们热衷于讨论和评论的对象。由于几方面的原因,机动车对流行艺术家来说是有趣的主题。首先,机动制造商有很长的品牌历史。品牌文化的核心正好满足人类的基本欲望:性、危险和叛逆,或者——在那个时刻——安全、舒适和通勤。其次,机动车是大规模生产的机器,是机器工业时代的象征,这让流行艺术家们非常着迷。安迪·沃霍尔曾经说过,“绘画太难了,我想展示的是机械性的,机器不太容易出故障。我想成为一台机器,你难道不愿意吗?” 正如未来主义者所预见的,人类和机器正在融合。
除了描绘汽车,以及亲手绘制一辆宝马MI赛车外,沃霍尔还描绘了摩托车。20世界60年代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是描绘了演员马龙·白兰度坐在他的凯旋摩托车上的图片,这张图片源于1953年的电影《飞车党》(the Wild One)。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即20世纪80年代,沃霍尔创作了一幅摩托车运输公司Mineola的广告画,并将该图像融入《最后的晚餐》中。一方面展示了一位骑着摩托车的标志性、性感的演员的形象,另一方面则展示了一幅嵌入神圣宗教偶像的摩托车广告。沃霍尔的创作向人们展示了我们是如何持续地沉迷于这些日常的个人交通工具的。
▲ 左图: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在1966年创作的作品,描绘了 马龙·白兰度(Marlon Barndo)在1953年拍摄《飞车党》(The Wild One) 中的形象。这一标志性形象变成了高雅艺术,是流行文化的早期形式。
▲ 右图:原电影剧照也来源于1953年的《飞车党》,白兰度穿着他的Schott “One Star”皮夹克,很快就被定义为酷炫的摩托车服装。
▲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最后的晚餐》(The Big C),1986年。作品中的摩托车为沃霍尔个人的Mineola。
时尚界也注意到了摩托车的魅力,被其与性和危险的关联所吸引,就像飞蛾扑火一样热烈。在沃霍尔借用的白兰度照片中,这位演员穿着黑色皮夹克,这仍然是摩托车手时尚的象征形象。黑色皮夹克具有独特的美国风格,但最初,它仅作为“运动”夹克,用于开放座舱飞机的飞行员的保暖和保护。Schott 和Simmons Bilt等制造商将他们的运动装备系列套用到摩托车手,之后,哈雷·戴维森等大公司大力推广了这一形象。
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包括伊夫·圣罗兰和普拉达在内的高级定制时装屋也采用了白兰度夹克,并为迪斯科舞厅和T台上的模特儿进行了改造和重新设计。不再局限于夹克:(待续:第111页)
皮裤、靴子,整套皮革装扮凸显了性感和酷帅。摩托车风尚引领了2015年的时尚趋势。在巴黎时装周上,AF Vandevorst的模特不仅穿着摩托元素的时装,还戴着遮挡面部的摩托车头盔在T台上展示。当然,他们也都是骑摩托车到达秀场的。
现在,时尚和当代艺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摩托车不仅属于白人、直男、异性恋男性,它的吸引力更为广泛。在英国,格雷森·佩里是一位2003年获得特纳奖的异装艺术家,他用俗丽的粉色心形图案、蕾丝细节和泰迪熊的神龛装饰了一辆定制的哈雷·戴维森Knucklehead摩托车。他的创作让人想起了日本街头“暴走族”女孩团伙定制的亮粉色摩托车。佩里的摩托车广为人知,是因为他把自己的设计送给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澳大利亚,艺术家帕特里夏·皮奇尼尼制作了玻璃纤维雕塑,把摩托车描绘成有生命的实体:这是对未来主义者提出的“人车合一”的当代诠释。在摩洛哥,艺术家哈桑·哈吉杰拍摄了年轻女骑手的彩色照片,她们骑着摩托车在马拉咖什转悠。这些照片常常被汤和软饮料罐等商业消费品引用,他的“凯什天使”系列显然是对沃霍尔摩托车和广告主题的致敬。
▲ 英国艺术家格雷森·佩里 (Grayson Perry) 在2010年创作了一辆名为Kenilworth AM1的摩托车用于行为艺术,骑着它穿越整个欧洲。
▲ 哈桑·哈吉杰(Hassan Hajjaj)的《Kesh Angels》作品,2010年
(编者注:作品中的女性穿着传统的阿拉伯服饰,如面纱和长袍,但同时又骑着摩托车,展现出摩洛哥女性的独立和自信,以及摩洛哥街头文化的活力。同时,哈吉杰的作品受到了安迪·沃霍尔等流行艺术家的影响,他通过将品牌标志和消费产品融入作品,探讨了品牌文化和消费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文中举例的只是一些当代艺术家们(对摩托车艺术的展现),在他们之前,已经有许多未来主义者和波普艺术家们(对摩托车文化艺术进行跨界融合,)热衷于探索、表现摩托车的速度、力量、美学:它的流线型设计、它的咆哮与轰鸣,它对我们底层欲望的表达,它把我们推向未来的能力。这些都已成为大众的共同想象。而这一切都始于未来主义,始于那个开创性的宣言:速度就是美!
来源:文献典藏中心
编辑:张琪
审核:史梦琳 王学思
签发:谢贝妮
发布于:北京市联丰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